黄仁勋宣布英伟达H20芯片出口解禁,折射中美AI算力攻防战

大模型之家讯 在对中国市场实施长达数月的出口限制后,美国政府正式批准英伟达H20芯片的出口许可。7月15日,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访华期间确认,H20芯片将被允许销往中国,相关出货工作即将启动。

黄仁勋宣布英伟达H20芯片出口解禁,折射中美AI算力攻防战

H20出口许可获批,英伟达“解冻”

黄仁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政府已经批准了我们的出口许可,我们可以开始发货了。”他将这一进展形容为“非常、非常好的消息”,并确认H20芯片将重返中国市场。这款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AI加速芯片,最初就是在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下诞生的“替代方案”。尽管其性能不及H100与H200,但仍被广泛用于垂类模型训练和推理任务。

黄仁勋宣布英伟达H20芯片出口解禁,折射中美AI算力攻防战

据了解,H20基于Hopper架构,采用CoWoS封装技术,在互连带宽等方面进行了性能限制,以满足美国对出口性能门槛的监管要求。但这并未阻碍其市场热度。据公开信息显示,该芯片定价在每颗12,000至13,000美元之间,英伟达预计其全年营收贡献将在120亿至150亿美元之间。

多轮反复的政策调整与企业战略回旋

值得注意的是,H20的出口许可曾多次经历“放行—收紧—再放行”的波动。自2022年起,美国持续扩大对华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限制。2024年4月,美国商务部再度收紧相关管制,要求英伟达针对H20芯片申请单独许可,并将其列入长期限制清单。H20一度陷入无法出货状态,英伟达财报也因此预提了高达55亿美元的库存减值和采购承诺损失。

在这种背景下,英伟达不断调整策略。一方面试图配合美国政策要求,设计符合“限制框架”的产品;另一方面通过外交、公关等方式争取政策豁免。在特朗普、拜登两届政府之间,H20出口命运几经反复。黄仁勋本人也频繁出现在美国政界重要场合——包括前往海湖庄园与特朗普会晤,或在华盛顿强调“开源基础模型的重要性”,积极营造企业合规合作形象。

技术输出与政策缠斗之间的张力

此次H20获批出口,并不代表美方技术管控策略的根本转变,而更可能是一种“窗口式”的短暂策略调整。美国仍将继续推进包括“AI扩散规则”(AI Diffusion Rules)在内的新一轮限制措施,试图围堵先进计算技术流向中国及其他敏感市场。黄仁勋虽公开表达“开放合作”、“技术普惠”的立场,但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当企业战略与国家意志发生冲突,企业的灵活性始终有限。

而对中国市场而言,H20的恢复出口既是缓解短期算力焦虑的信号,也是对芯片国产化压力的再一次提醒。正如业内多份研究所指出的,贸易摩擦反而促使中国加快关键芯片和设备的国产替代进程。模拟芯片、半导体设备、EDA工具等多个领域正在呈现出技术替代路径的初步成型。

H20芯片的再次放行,是中美科技竞争中的一个插曲。它既不意味着局势缓和,也不代表企业获得了绝对自由。它更像是一场政策之间的博弈窗口。对于英伟达而言,这是一场以芯片为筹码的地缘政治对弈,对于中国而言,这是在不确定博弈中争取技术喘息期的现实选择。

原创文章,作者:志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amoai.com.cn/archives/11332

(0)
上一篇 8小时前
下一篇 5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