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国行版Vision Pro刚刚宣布上市,苹果却突然宣布叫停了下一代Vision Pro的开发。
今日,据外媒The Information报道,苹果已经暂停了下一代Vision Pro的开发,转而把注意力放在计划于2025年底发布的一款更便宜的机型上。据Vision Pro部件供应商透露,苹果已经通知至少一家供应商停止生产下一代高端Vision头显。实际上,早在一年之前,苹果内部逐渐降低了下一代Vision Pro的开发优先级,分配的员工数量也相应减少。
这一消息传出后,不少网友表示并不感到意外,纷纷指出了Vision Pro在价格、体积、用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苹果的这一决定预计将对整个混合现实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Vision Pro高端产线叫停
作为苹果首款头戴式“空间计算”显示设备,Apple Vision Pro于2023年6月在WWDC 2023上首次亮相,并于2024年2月2日在美国正式上市。虽然发布初期受到了XR从业者与媒体的热捧,但市场反应却不如预期理想。
高昂的价格和不够成熟的软件生态,使得Vision Pro未能在消费市场上掀起波澜,销售情况迅速降温,出货量大幅减少。
有供应商透露,5月份Vision Pro部件的产量已经被减半,预计5月至8月期间仅出货约10万台设备。价格高达3500美元的Vision Pro存在许多不足,包括价格昂贵、内容匮乏、佩戴不适、使用场景有限等问题。
北京时间6月11日凌晨,苹果公司正式宣布Vision Pro将于6月28日进入中国市场,并于14日开启预售。然而,29999元的起售价却让不少网友望而却步,不少网友表示苹果的空间计算产品只能当作“富人的玩具”。
为扭转Vision Pro初代销售的颓势,苹果计划在2025年底之前推出一款低价空间计算产品。这款产品预计重量仅为Vision Pro的三分之一,价格或与现阶段高端iPhone相仿,定价约在16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11,611.2元),试图通过更“亲民”的价格和轻便的设计吸引更多消费者,以打开市场。
国内Vision Pro“平替”已开始厉兵秣马
面对Vision Pro的市场影响力,国内厂商也在积极行动,试图突破技术壁垒,打造出一款能够平替Vision Pro的国产空间计算旗舰产品。
据博主数码闲聊站近日微博爆料,目前国内已有两家TOP5大厂成立项目组,致力于研发中国版的Vision Pro。这些厂商利用AI大模型技术,结合虚实融合的场景应用,并与手机生态深度联动,旨在打造与苹果Vision Pro相媲美的产品。
在大模型之家看来,在国内TOP5手机大厂中, OPPO在智能设备领域有多年的技术积累,且多次展示其在XR领域的研发实力。例如,在2024年MWC大会期间,OPPO展示了最新的AR衍射光波导眼镜原型OPPO Air Glass 3。此外,OPPO还在2023年5月推出了一款面向开发者的MR头显,进一步表明其在XR领域的投入和决心。
有业内人士认为,基于庞大的用户基础、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丰富的智能设备研发经验。手机厂商在打造XR设备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将XR作为智能手机的替代品,还是作为手机产品线的补充,这些优势将帮助手机厂商在XR领域快速推出高质量、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除了手机企业,近年来高通公司也推出了XR2、AR2等针对XR市场的芯片类产品,并在2021年11月面向开发者,推出了骁龙Spaces XR开发者平台,这是高通专为下一代AR眼镜量身打造的开发者工具,旨在提供一套技术成熟、内容开放的跨设备水平平台和生态系统,推动XR技术从开发者走向应用市场。
空间计算将成视觉大模型“练兵场”
回顾Vision Pro的发布,不少从业者认为苹果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公司,在强大的开发者号召力之下,将推动XR软件生态的快速繁荣。
然而事与愿违,Vision Pro硬件落地的姗姗来迟、机身佩戴的不适、高昂的价格,并未能让其成为XR或空间计算行业的“救命稻草”。
通过人工生成空间计算内容生态,不仅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对于算力而言也是极大的挑战。因此,行业将目光投到了生成式AI上,希望借助AIGC的力量,大幅降低内容生成的门槛与成本,推动空间计算场景的内容发展。
2024年3月,OpenAI正式发布视觉生成模型Sora,将简单的文本描述直接转化为详细的3D资产和环境,其强大的视频生成能力与空间计算技术的天然结合,预示着未来对物理世界模拟和理解的新可能。Sora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复杂制作流程的局限。
通过Sora,开发者能够迅速生成高质量的3D模型和动画,极大地提升了开发效率。同时,Sora的个性化和活力也为虚拟世界的用户体验设定了新的高标准,每个角色、场景和物体都能根据用户的偏好和互动实时调整,为用户带来独一无二的沉浸感。
业界专家普遍认为,Sora与空间计算的结合,将为机器人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领域带来深远影响。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一技术组合在AIoT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为相关产业带来的巨大加速。
国产“Sora”正快速跟进
Sora推出后,国内一些专攻生成式AI视频领域的初创企业也在加速跟进,试图缩小差距。4月27日,AI企业生数科技发布了视频大模型Vidu,支持生成长达16秒、分辨率达1080P的高清视频内容,在性能上同样对标Sora。
在近日的在奇绩创坛路演日上,极佳科技携手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正式发布了名为“视界一粟 YiSu”的视频生成大模型。不仅原生支持16秒的超长时长,并能生成长达1分钟以上的视频内容。该模型具备超大运动、超强表现力等特点,能够真实还原物理世界中的复杂场景和动态效果。
除了大模型企业的纷至沓来,内容平台也在不断探索AI技术在内容生产中的可能性。6月6日,快手宣布其自研的“可灵”视频生成大模型官网正式上线,其效果直逼OpenAI的Sora。可灵大模型由快手AI团队自主研发,采用了与Sora相似的技术路线,并结合了多项自研技术创新。该模型不仅支持生成长达2分钟、帧率30fps的高清视频,而且分辨率可高达1080p,并支持自由的宽高比,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创作空间。目前,可灵大模型已在其旗下的快影App中上线,并面向公众开放邀测体验。
目前,生成式AI视频模型在表现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但在物理世界认知方面,所有的大模型仍然存在缺陷,例如运动主体虽然能够模拟真实的人物运动,但在运动过程中,仍会出现肌肉运动不自然、背景形变等问题。
在大模型之家看来,尽管现阶段视频大模型仍有瑕疵,但作为技术的发展初期,这些现象是可以理解的。随着视频大模型技术探索的深入,未来的大模型将能够生成更加合理和符合物理规律的运动,为用户带来更为逼真和沉浸的体验。
原创文章,作者:志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amoai.com.cn/archives/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