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之家讯 11月26日,北京人形机器人企业松延动力完成近2亿元Pre-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金资本领投,允泰资本、厚为资本跟投。融资将用于加大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拓宽高价值应用场景的生态合作、打通从研发到大规模量产交付的通路。
继10月26日完成由方广资本领投的近3亿元Pre-B轮融资后,本次再获近2亿元加持,两次融资间隔不足一月,总融资金额近5亿。此外,年内累计五轮的融资节奏,清晰地映射出市场对其技术前瞻性的笃定,以及对其商业化落地能力的信心。
在宣布融资的同时,松延动力与编程教育龙头“编程猫”的战略合作正式亮相,双方将共同投入资源,打造前瞻性的 “人形机器人编程教育实验室” 。此举是一次深度的生态合作,松延动力将其人形机器人产品作为核心平台,与编程猫覆盖全国7万余所中小学的渠道网络、成熟的K12编程课程体系以及超过4300万的用户基础进行全面融合。
这不仅是松延动力切教育市场的关键落子,更意味着在产业早期阶段,公司已开始参与并主动定义青少年机器人编程的软硬件标准,为在未来的准消费级市场中抢占用户心智、构建可持续的生态壁垒奠定基础。
战略卡位:“万元内”定价开辟人形机器人新市场
支撑松延动力获得资本持续加注的核心,是其清晰而极具前瞻性的战略卡位。公司于近期发布的行业首款万元内人形机器人“小布米”,并非一次价格战,而是一次深思熟虑的产业破局行动。在动辄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元的人形机器人市场中,“小布米”以其9998元的颠覆性价格,实证了人形机器人低成本、高性能并行的技术可行性,为行业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10月23日上线京东平台后,一小时百台售出,2天首批500台售罄,截至11月26日,线上线下累计售出数千台。
“我们坚信,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在于规模化应用,而规模化的前提是精准的产品定义与明确的用户价值。”松延动力创始人、董事长姜哲源指出。“小布米”的战略意义,在于它精准地切入了一个‘准消费级’蓝海市场。“我们的策略不是去抢存量市场,而是开拓增量市场,拓展市场边界。“万元内”的定价,首次向因价格望而却步的广大潜在用户打开了大门。这不仅是一次商业战略卡位,更是在为整个行业构建可持续的市场基座。”姜哲源认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松延动力提高了核心零部件的自研比例,在供应链端进行了深度垂直整合。松延动力采用了自研域控制器,不仅在成本端实现了深度优化,更提高了计算平台的性能和工作效率。此外,在材料与结构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创新,团队对结构设计进行了全面优化,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在保证核心强度的前提下,实现了极致轻量化。重量的降低,能进一步带动成本的降低,这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这一步,不仅是为公司自身开辟市场,更是为整个行业探索了一条从实验室走向准消费级市场的可行路径。
生态协同:携手编程猫,引领教育市场进化新路径
在硬件端以“小布米”破局的同时,松延动力正通过高维度的生态合作,为产品的规模化落地构建坚实的“护城河”。与知名在线教育品牌“编程猫”共同打造的 “人形机器人编程教育实验室” ,正是这一战略的核心体现。
编程猫作为累计用户数超4300万,社区累计创作超过2.6亿编程作品,服务全国各地7万余所中小学,服务超23万信息科技教师的平台,其庞大的流量入口、成熟的课程研发体系以及深厚的渠道资源,与松延动力领先的硬件平台形成了“内容+硬件+渠道”的黄金三角。
“松延动力在双足人形机器人方面的表现真的让人眼前一亮——他们的机器人不仅走得稳、控得准,更难得的是,在我们真实的教学场景里也特别‘扛打’,稳定又好上手,真正让高精尖的机器人技术走进了课堂。”编程猫创始人李天驰指出。
此次合作双方将一起打造一个全新的“人形机器人编程教育实验室”。编程猫会贡献实践多年的人工智能与编程课程体系——从图形化编程一路进阶到Python、C++,覆盖不同学段孩子的学习节奏,松延动力将提供灵活又扎实的双足机器人平台。
未来,学生可以通过写代码、设计动作亲眼看到自己编的程序如何驱动机器人完成行走、平衡、甚至更复杂的互动任务。这种“虚实结合”的学习方式,会真正点燃孩子对编程和创造的热情。
李天驰指出,“我们一直相信,好的教育不是单向灌输,而是激发。”这次合作,就是希望用顶尖的机器人技术和优质的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做一次“化学反应”,为K12人工智能教育打开一扇新的窗。我们期待和松延动力一起,为下一代打造一个更自由、更开阔、也更有想象力的学习世界。
双轮驱动:商业化落地与科研生态建设并行,构建可持续造血能力
松延动力持续展现出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卓越的技术落地能力与多维度市场触达实力。公司始终秉持“高端科研市场保技术领先,消费级市场促规模增长”的双轮驱动策略,在夯实技术壁垒的同时,积极拓展市场边界,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增长动能。
在教育科研领域,松延动力已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建立深度合作、双方共同打造“机器人高研实验室”,开放通用人工智能本体操作系统及配套研发场景,重点围绕机器人运动控制、智能交互等前沿方向展开攻关,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与此同时,松延动力积极构建多元立体的合作生态,与北京市一零一中昌平实验学校、黄城根小学附属实验分校、北京舞蹈学院及等院校均展开了合作。
在仿生人形机器人这一前沿赛道,松延动力同样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河北大学等多所高校交流合作,聚焦于智能控制、环境感知与仿生结构等核心技术,持续提升在高性能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储备与创新应用能力。
在商业化落地的关键环节,松延动力同样展现出敏锐的市场洞察与高效的成果转化能力。目前,公司订单量稳步提升,已经完成了今年的销售目标,同时为量产做好了保障准备。预计今年年底,其月交付能力将达到500台。
在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从技术探索向规模化应用过渡的关键时期,松延动力的双轮驱动策略展现出极强的预见性和适应性。一方面,通过与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深度绑定,公司不仅确保了技术研发的前瞻性与高端性,更在源头处锁定了未来行业的核心人才与创新理念,形成了深厚的“技术护城河”。另一方面,以“小布米”为代表的消费级产品成功破圈,验证了人形机器人并非仅限于工业与实验室场景,其在教育陪伴、家庭娱乐等C端市场同样拥有巨大的潜在需求。这种“研发驱动市场,市场反哺研发”的良性循环,正推动松延动力在“长坡厚雪”的赛道上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
原创文章,作者:志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amoai.com.cn/archives/1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