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仓库机器人数量即将超越人类工人,自动化转型加速

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Amazon.com)在仓储自动化领域正迎来一个重要里程碑:机器人数量即将与人类工人持平,甚至可能在未来超越。

据亚马逊透露,目前其仓库中已部署超过100万个机器人,创历史新高,接近仓库人力规模。这些机器人包括机械臂、移动机器人以及具备视觉与触觉能力的新型设备,能高效完成搬运、分拣、包装等复杂任务。公司方面称,如今全球约75%的订单都在机器人协助下完成。自动化不仅显著提升了物流效率,也改变了员工的工作内容与技能要求。越来越多原本需要体力的重复性劳动被替代,员工转而承担机器人监控、系统管理等更高技能的岗位。有员工表示,转岗后薪资涨幅可达2.5倍。

亚马逊自2012年收购机器人公司Kiva Systems后,持续加大在机器人技术上的投入。目前,其部分新建的同日达配送中心配备更少员工,以实现更快的处理速度。据《华尔街日报》分析,2023年亚马逊每个仓库的平均员工数已降至约670人,是过去16年来最低水平。与此同时,亚马逊也在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用于优化库存布局、预测需求和提升机器人效率。未来几年,公司预计将逐步缩减整体员工规模,进一步推动自动化进程。

亚马逊强调,机器人并非完全取代人类,而是希望减轻员工体力负担、创造新的技术岗位。公司已在全球培训超过70万名员工学习机电一体化、机器人运维等新技能。

亚马逊仓库机器人数量即将超越人类工人,自动化转型加速

不过,也有行业观察人士对自动化加剧下的就业形势表示担忧,认为在大型高密度仓库,未来人力需求将可能大幅减少,影响工人就业安全。亚马逊在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的新仓库堪称自动化标杆。这座占地300万平方英尺的设施内,超过70台机械臂负责分拣、堆叠和运输;机器人可独立或与员工协作完成多个环节任务,整体处理速度比传统仓库快25%。

目前,亚马逊还在测试由Agility Robotics开发的类人形机器人,未来有望实现对语音指令的响应,进一步向“全自动智能仓库”迈进。作为美国第二大私营雇主,亚马逊的转型对全球零售和物流行业都具有风向标意义。随着技术进步持续加快,机器人与人工之间的平衡将成为企业和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议题。

从行业角度来看,亚马逊的全面自动化不仅仅是为了降低用工成本,更是全球电商和物流行业向“高效、精准、柔性”转型的缩影。随着消费者对即时配送和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增长,传统大量依赖人力的仓储模式已难以支撑规模化扩张与利润增长。亚马逊持续投入机器人和AI,意味着未来仓库将更接近“智能工厂”,人类工人逐步转向技术和管理岗位。这既是技术红利,也是对劳动市场的一次深刻冲击,其他零售巨头和供应链企业也必将加速跟进,全球仓储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原创文章,作者:李 金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amoai.com.cn/archives/11083

(1)
上一篇 21小时前
下一篇 5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