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u Q1发布“参考生”功能,AI视频进入“零分镜”时代

大模型之家讯 7月8日,AI视频平台Vidu推出了其最新核心功能——Vidu Q1“参考生”,在AI视频生成领域引发广泛关注。这一新功能的推出,被业内视为一次对传统内容生产模式的重构尝试,标志着视频叙事方式从结构化流程向AI原生工作流的重大转向。

Vidu Q1发布“参考生”功能,AI视频进入“零分镜”时代

从分镜到“零分镜”,内容创作流程压缩为一步

传统视频生产流程通常包括脚本编写、角色设定、分镜设计、实拍及后期剪辑等多个步骤。即便在AI图生视频中,也仍依赖大量分镜图片进行场景生成。然而,“参考生”功能的引入,首次使视频创作可以跳过分镜阶段,直接从上传的人物、场景、道具参考图生成可用视频素材。

这一技术路径不仅提升了效率,也显著降低了创作门槛。用户无需复杂的动画设计或视频剪辑能力,仅通过输入若干参考图,即可生成内容连贯的视频片段。例如,输入两位牛仔人物、两处西部场景和两件道具图像,系统可在几分钟内自动合成一段具备叙事逻辑的对峙场景。参考图即剧组,创作者可灵活调用素材,快速搭建内容结构。

高一致性、多主体、低成本:推动内容生产进一步普及

在保证画面质量的同时,Vidu Q1“参考生”着重解决了当前AI视频生成中的一致性难题,尤其是在多角色、多物件同框的复杂场景中。据介绍,该功能目前支持最多7个主体同时输入,并保持全程高一致性。这使其更适用于品牌广告、电商短片、IP内容等对角色形象统一性有严格要求的应用场景。

在成本控制方面,“参考生”同样具备明显优势。平台提供的5秒1080P视频片段最低价格低于人民币1元,相比传统版权素材成本大幅降低。基于此,一部48分钟的电视剧素材理论上千元以内即可完成,极大地压缩了视频内容的制作成本。

AI原生工作流重塑创作边界

Vidu Q1发布“参考生”功能,AI视频进入“零分镜”时代

Vidu Q1此次升级不仅在功能层面实现突破,更推动视频内容创作范式从“人工+工具”过渡至“AI原生流程”。通过“参考生”,创作者可以不再依赖标准剧组拍摄或复杂的动画流程,而是基于图像理解与生成技术,直接搭建起“参考图-视频素材”的一体化工作路径。

据Vidu方面介绍,该系统还在视频一致性、画面质量、动画风格和AI音效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升级,包括支持1080P高清输出、两张图生成全镜头视频、动态动画风格渲染及语义驱动音效生成等能力,进一步完善了创作工具链。

如业内人士所指出,内容生产不再受限于成本、时间与技能条件,正在成为AI重构最为彻底的领域之一。“参考生”的上线,或将推动视频创作进入更高效、更普惠的生产力阶段。随着AI模型稳定性和表达力持续提升,其在广告营销、影视创作、社交传播等多元场景中的应用潜力正逐步释放。

创作方式重组,人机协同成主流趋势

Vidu Q1“参考生”背后的逻辑,与文本领域的AI写作趋势高度一致。正如大模型正在将写作流程由“人类完整创作”转变为“AI初稿+人类润色”,视频制作也正在从“剧组统筹拍摄”转向“AI生成+人类编辑”。

当创意与成片之间的距离被大幅缩短,AI不再是内容生产的辅助工具,而开始成为底层平台型能力。在这样的趋势下,内容产业的创作分工、成本结构、产出效率都将面临系统性调整。

Vidu Q1“参考生”的推出,或许只是AI重塑视频行业的开端。未来,围绕一致性建模、多模态融合和智能编辑的竞争,将决定新一代内容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原创文章,作者:志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amoai.com.cn/archives/11181

(0)
上一篇 9小时前
下一篇 6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